为提高药物制剂教研室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并为全体教师搭建交流研讨平台,药物制剂教研室于2025年4月7日组织开展了以“药剂学--散剂”为主题的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们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散剂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旨在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本次备课活动由王萍老师担任主备课人,参与《药剂学》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均出席。首先,王萍老师强调了散剂在药剂学中的基础地位,指出其作为传统剂型之一,具有制备简便、剂量灵活、稳定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制药工业。其次,指出散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是教学重点,可通过引导学生将其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避免在实际操作中因工艺疏漏影响药品质量。
活动中,教师们依次分享了各自对散剂教学内容的见解。有的教师系统梳理了散剂的分类(如内服散剂、外用散剂、特殊用途散剂)及其应用场景,同时详细解析了散剂制备的关键步骤(粉碎、过筛、混合、分装)及操作要点,并分享了如何通过实验课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的教师结合《中国药典》标准,探讨了散剂质量控制的核心指标(均匀度、粒度分布、微生物限度)及检测方法,同时就授课过程如何引入思政元素,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此外,教师们还分享了新型散剂的研究成果,如纳米散剂等,探讨其研发趋势和潜在应用前景,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此外,教师们围绕如何优化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展开了热烈讨论。有教师建议通过“问题导向教学法”,设计散剂制备中的常见问题(如混合不均、吸潮结块),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案;另有教师提出,可利用微课视频动态展示散剂生产流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工艺细节;还有教师提议运用项目式教学法,让学生分组完成散剂制备项目,从处方设计、工艺选择到质量评价,全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增进了教师间的经验共享与协作,还促进了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未来,药剂教研室将持续以集体备课为抓手,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