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跨国界教育发展迅速,教育人员流动频繁,拥有更多机会交流,拓展视野,解放思想,更新理念。
(2)全球化和国际化要求学校终端产品标准化。
(3)要求医学教育建立标准,课程计划透明、学历学位国际互认。
(4)2007 年,教育部财政部1 号文件: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意见——第1项:积极探索专业评估制度改革,重点推进工程技术、医学等领域的专业认证试点工作,逐步建立适应职业制度需要的专业认证体系——教学质量工程。
(5)2011 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在工程、医学等领域开展专业认证试点,建立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医学等专业认证体系——本科教学工程”。
(6)2011 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指出 “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在工程、医学等领域积极推进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要与行业共同制定认证标准,共同实施认证过程,体现行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并取得业界认可。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进行专业评估”。
(7)2012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第十一条:“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出台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加强分类评估、分类指导,坚持管办评分离的原则,建立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常态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
(8)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医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医药产业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迅速,社会对中药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医药卫生改革需要,全力推进中药学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中药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3年开始,研究制定了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在实践中经过不断修订和完善,目前执行20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