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一场聚焦就业与职业发展的主题班会在校园内热烈展开,主讲人江月的分享为医药学院中药学、康复治疗学本科大一第二学期的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职业规划思路与就业准备方向。此次班会旨在打破学生们“就业遥远”的认知误区,助力他们提前储备核心竞争力。
班会伊始,江月老师点明当前大一学生普遍存在职业规划模糊、就业准备意识薄弱的问题。她强调,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证书是进入职场的门槛,能力是立足的核心,经验则是脱颖而出的加分项,引导学生树立系统的职业发展思维迫在眉睫。
针对中药学专业,江月详细阐述了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掌握中药鉴定、炮制等专业知识,熟悉中药调剂、质量控制等实践技能,了解相关法规标准,具备科研能力等。同时,她鼓励学生通过医院药房、中药厂实习,参与科研项目以及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积累经验,还推荐了专业工具书、必备软件技能,并建议学生拓展行业人脉。
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也收获颇丰。他们明确了需掌握的临床技能、评估能力、沟通能力和器械操作能力,了解到康复治疗师资格证等相关证书的重要性,以及医院实习、社区服务等积累经验的途径。此外,就业趋势分析让学生们看到了专业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广阔前景。
除专业相关内容外,江月还介绍了通用证书的重要性,如计算机二级、英语四级、普通话证书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创新创业比赛中锻炼自我、积累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班会上还分享了杭州医学院助产专业罗焯祺的职业规划案例。罗焯祺通过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决策等步骤,明确了成为新疆助产士的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路径。从大学期间的知识储备、技能提升,到毕业后投身新疆医疗事业,为当地孕产妇提供专业援助、培养助产人才,她的规划清晰且充满热情。她还准备了备选方案,展现出面对困难的积极态度。
此次班会为大一学生点亮了职业发展的灯塔,让他们认识到就业准备要趁早。学生们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积累实践经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学生受此次班会启发,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发光发热,实现职业理想,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