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陕西步长制药之行精准助推药学人才培养方案升级——​聚焦产业需求,深化实践调研

时间:2025-07-28浏览:10

为搭建药学专业与产业发展的精准对接桥梁,推动2023修订版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医药行业发展同频共振,药学教研室王琳琳等多名教师于2025年7月16日至28日深入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13天的沉浸式实践调研。此次调研以“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破解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衔接痛点”为核心目标,通过深度走访、现场观摩、座谈研讨等多元形式,全面捕捉一线产业动态,为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优化提供了扎实的产业实践依据。

作为国内知名制药企业,陕西步长制药在中药现代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等领域的前沿实践,为本次调研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产业样本。调研团队聚焦药学行业发展新趋势、岗位能力新要求,先后深入物流部、安环部、生产部、质量部等核心部门及生产车间,通过“部门负责人深度访谈+关键岗位跟岗学习+生产流程全跟踪”的调研模式,系统梳理出现代制药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图谱。

物流部:智能化仓储启示“数字药学”教学新方向

在物流部仓储中心,调研团队实地见证了各项技术在物料管理全流程中的深度应用。智能货架、作业机器人与ERP系统实现无缝对接,显著提升了物料周转效率。这一实践让教师们深刻意识到,传统药学教学中“重理论、轻技术”的短板亟待弥补——未来需在《药事管理》课程中增设“医药供应链信息化管理”模块,通过引入企业真实仓储系统开展模拟实训,着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物料管控的核心能力。

安环部:安全环保实践重塑课程体系设计

“制药企业的安全环保是生命线。”安环部负责人的这句话给调研团队留下深刻印象。通过解析“废气处理、危废合规处置率”的环保体系,团队发现:当前药学专业在安全环保教育上存在“法规认知碎片化、实践能力薄弱化”的问题。为此,人才培养方案拟新增制药安全与环保技术的相关课程,采用“案例库教学(如步长制药的溶剂回收技术)+应急演练(如模拟化学品泄漏处置)”模式,强化学生的行业合规意识。

生产车间:工艺细节驱动教学内容革新

调研团队在调研中发现,前处理车间的规范化操作与精细化质控贯穿前处理的全流程,提取车间的丹参提取工艺更实施着严苛的参数闭环管理。这些细节直指当前教学中 “重原理、轻操作”的短板——方案优化拟将新增《中药炮制工艺实训》课程,引入步长制药的标准化操作SOP,通过“虚拟仿真+实体操作”的双重模式,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并掌握关键工艺参数的调控逻辑。

而脑心通一车间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胶囊车间的全自动填充设备,则凸显了智能化生产对人才的新要求。据此方案将加大《制药设备自动化控制》课程比重,增设“设备故障诊断虚拟实验室”,培养学生对自动化生产线的运维能力。

生产部:管理实践启发课程模块增设

在生产部,调研团队了解到其“动态排产—资源调度—应急响应”的管理体系:如曾通过调整3个车间的生产计划,化解某批次原料延迟导致的生产缺口。这启示当前培养中“重技术轻管理”的偏向——方案将新增《医药生产运营管理》课程,采用步长制药的真实案例(如季度生产计划制定),通过“沙盘模拟+企业导师授课”,提升学生的生产协调与问题解决能力。

此次深度调研构建了“产业需求—调研反馈—课程迭代”的闭环机制。药学院负责人表示,将以步长制药的实践为蓝本,推动 2023修订版药学人才培养方案的精准升级,培养既懂技术又通产业的复合型药学人才,为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教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