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苋行力实践团的旗帜在秦巴山区迎风招展。这支年轻的队伍正深入镇巴县的田间巷陌,探寻被称为“救命菜”的野生马齿苋背后蕴藏的乡村振兴密码。
实践团成员的身影穿梭在锻炼的老人与闲话家常的居民之间,问卷与访谈交织成网,捕捉着关于马齿苋的鲜活记忆。
“这东西啊,我们喊‘马焊菜’,荒年救过命的!”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伯指着手机上展示的图片,声音洪亮,“房前屋后、田埂地头,雨水一过,密密匝匝就冒出来了。掐嫩头,焯水凉拌,那酸滑劲儿最是解暑开胃!”这朴素的描述,瞬间激活了马齿苋的生命力。
另一位大婶补充道:“晒干的才好存!煮汤炖肉时撒一把,滋味厚,还败火。老辈人都说,常吃身子骨硬朗。”
这些口口相传的经验,不仅描摹了马齿苋的生态位与顽强生命力,更赋予它超越食材的文化内涵——“长寿菜”的美誉,正是这片土地对自然馈赠的最高礼赞。小广场的喧嚣市声中,马齿苋从山野植物升华为凝聚乡土认同的文化符号。
夕阳熔金,为层叠的秦巴山峦镀上温暖的轮廓。抚过记录详实的调研笔记,成员们仿佛触摸到了“长寿菜”跳动的脉搏。解码马齿苋,不仅在于剖析一株植物的生物特性,更在于发掘其连接传统与现代、生态与产业的内在力量。这份深藏于秦巴沃土与百姓生活的“绿色密码”,正等待我们用科技的匠心与惠农的热忱去激活,使其成为驱动镇巴乡村振兴的蓬勃新绿。明日,我们将带着今日的丰硕成果与更深沉的思考,继续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追寻特色农产品照亮乡村未来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