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药工技艺传承基地班”正式启动——产教融合培育新时代中药传承人才

发布者:药学院发布时间:2025-09-28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精神,推动中医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9月28日,“老药工技艺传承基地班”(简称“基地班”)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基地班”立足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际,以 “传承为根、应用为本、创新为要、标准为纲” 为核心,聚焦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传统技艺传承与标准化建设,旨在培养掌握老药工核心技艺,兼具中药产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与质量标准意识,能适配中药生产一线需求,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药学院兼医学院院长王飞娟、药学院顾问赖普辉、步长制药科研部科技项目总监陈衍斌、步长制药科研部中药资源开发中心主任许刚、中药研究院副院长兼药学院副院长彭修娟、药学院副院长韩小娟以及主要指导教师出席仪式,仪式由中药学专业B2201班学生胡婷禹同学主持。

开班仪式上,副班主任袁美华老师详细介绍了基地班的建设背景与培养目标。本班以“传承为根、应用为本、创新为要、标准为纲”为核心理念,围绕中药材GAP规范化生产、趁鲜切制、加工与炮制及中药养护与调剂等关键环节,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通过“高校教师+行业专家+老药工”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文化熏陶的有机统一。

基地班采用“理论教学+实训操作+师徒带教+项目驱动”的多元化教学路径。学员将在校内实验室、百草园、中试车间及企业生产一线开展全流程实践,参与真实项目任务,如GAP种植方案设计、炮制工艺优化、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与落实等。同时,通过老药工“口传心授”的带教方式,让学生深刻体悟传统技艺中的“匠心”精神,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与使命感。

在考核评价方面,基地班建立全过程、多维度的综合评价机制,涵盖出勤表现、技能操作、项目成果与答辩评审等多个维度。学员须完成体系文件包或GAP实施方案,并通过评审答辩,方可获得结业证书。此外,项目设立专项奖学金,支持优秀成果转化,并建立学员成长档案,持续跟踪职业发展,打造高素质“中药传承人才库”。

此次基地班的设立,是落实教育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要求和学校“三结合、五赋能”育人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服务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通过校企协同、工学结合,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全面提升学生的传承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与标准化管理能力。

未来,“老药工技艺传承基地班”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与培养机制,扩大辐射影响力,努力建设成为中医药特色鲜明、示范效应显著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为中医药事业的守正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