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基础教研室深入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推动AI与思政深度融入教学

发布者:药学院发布时间:2025-10-10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落实学校《关于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通知》要求,以集体智慧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学创新,2025年10月10日,药学院学科基础教研室,在3J411开展无机及分析化学集体备课,课程组围绕《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 “酸碱滴定” 章节开展集体备课磨课活动。活动不仅聚焦课程内容深化与思政元素融入,更将AI技术与教学场景的融合作为核心研讨方向,为传统课程注入科技新活力。

此次备课严格遵循学校集体备课 “四定”“七备”“六统一” 原则,提前明确主备课教师为问娟娟老师,围绕 “酸碱滴定” 教学目标、重难点突破、教学方法创新等核心内容展开。会上,问娟娟老师首先分享了“酸碱滴定” 章节的教学设计方案,精准梳理 “滴定终点判断”“酸碱滴定的应用” 等教学重点,同时巧妙融入“科研工作者严谨治学”“化学技术服务民生” 等思政元素,内容详实且兼具思想性与专业性。

在核心研讨环节,全体教师围绕 “AI 技术如何赋能酸碱滴定教学” 展开热烈讨论,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多项创新思路。有教师提出,可引入 AI 课后答疑工具,针对学生课后作业中 “滴定计算误差分析”“实际案例应用” 等高频疑问,通过 AI 即时解答与个性化练习推送,帮助学生精准补弱;还有教师强调,可借助 AI 数据分析功能,收集学生课堂互动、模拟实验、作业完成等数据,生成班级学习情况报告,为后续调整教学进度、优化重难点讲解策略提供数据支撑。

针对这些建议,问娟娟老师与全体教师共同梳理可行性,大家还就 AI 工具的操作便捷性、与课程内容的适配度展开细节讨论,明确由教研室骨干教师牵头,课后调研合适的 AI 教学平台,确保技术应用与教学需求精准匹配。教研室主任张爽老师在总结时表示,此次集体备课既落实了学校 “备课形式多样化、内容广泛化” 的要求,又推动了 AI 技术与传统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后续,教研室将持续以集体备课为抓手,进一步探索科技赋能教学的新路径,让 AI 技术切实服务于教学效率提升与学生学习体验优化,为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活动贡献更多实践经验。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