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中药研究院院长、步长制药科技管理中心总经理、主任药师、教授刘峰受邀为中药学专业大一新生、辅导员及联合培养研究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医药科技传承创新实践者的奋斗感悟》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是“步长学者大讲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药学专业导论课程的核心环节,旨在通过刘峰教授的亲身经历,引导新生树立专业志向,科学规划大学生涯,并深入了解学校创办企业步长制药的发展脉络与行业贡献。
讲座由中药研究院副院长兼药学院副院长、中药学专业负责人彭修娟主持。彭院长在开场致辞中对刘峰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新生们介绍了刘峰教授在中医药科研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强调了本次讲座对于新生专业认知和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讲座中,刘峰教授深情回顾了自己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同龄的28年步长岁月。他分享了从宝鸡农村少年采药,到考入陕西中医学院开启中药学求知之路的成长轨迹。在大学期间参与《陕西中药志》编撰和新药研发的经历,不仅点燃了他的科研热情,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2011年,已取得执业药师资格并深耕行业多年的他,仍选择攻读西安交通大学药物分析专业博士学位,不断追求学术精进。这一系列人生选择,生动诠释了“持续学习能力”与“深度学习能力”对于专业人才成长的重要性。
作为步长制药科研体系的核心骨干,刘峰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开发了30多个国家级新药,主持完成脑心通胶囊、丹红注射液等中药大品种的技术改造与二次开发,构建了中药大品种技术升级的创新模式。他主持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14项,发表学术论文209篇,获授权专利22件,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4项,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这些沉甸甸的成就背后,是他在中药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道路上的执着探索与不懈奋斗。
讲座中,刘峰教授系统梳理了国家层面出台的一系列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大政策,深入解读了“十四五”规划和《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对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他结合步长制药提出的“脑心同治”理论被写入国家级教材、打造脑心通、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等钻石产品群的案例,生动展示了理论创新如何引领产品创新,以及现代科技(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如何赋能传统中医药焕发新生机。
在谈及“步长人才观”时,刘峰教授强调,创造力是评价人才的核心标准。步长坚持“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倡导“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企业文化,致力于培养“能干、能学、能想、能写、能说”的复合型人才。他勉励在座学子:“不仅要会说、会想、会学,更要会干,也要会写!”并以夏津县委书记的五句箴言与大家共勉:志存高远争第一、把握当下讲效率、注重实效不空谈、专业过硬有底气、团结协作共奋进。
最后,刘峰教授向青年学子提出殷切期望:要“心有所信,方能远行”,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要“勤奋学习,自我升华”,打牢专业根基;更要“勇于实践,创新前行”,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医药振兴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讲座结束后,现场进入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就“中药学本科生如何参与科研”、“步长制药未来研发方向”、“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如何更好结合”等话题与刘峰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刘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和行业趋势,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鼓励同学们从大一开始培养科研思维,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将课堂所学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情真意切,既有高屋建瓴的行业洞察,又有脚踏实地的奋斗故事,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此次“步长学者大讲堂”不仅是一次专业启蒙,更是一次精神洗礼,为中药学新生点亮了前行的灯塔,激励他们以刘峰教授为榜样,在传承创新中医药的壮丽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