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精准把握中药药剂学核心知识点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提升课程整体教学质量与教师团队专业素养,药剂与中药分析教研室于2025年10月23日组织开展了以“中药药剂学一乳剂”为主题的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们积极参与,共同探讨乳剂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旨在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本次备课活动由王萍老师担任主备课老师,参与《中药药剂学》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均参加。首先,王萍老师明确乳剂的教学目标,强调需结合中药制剂特点,让学生掌握乳剂的制备原理、处方设计及质量评价方法。随后,王萍老师围绕乳剂的概念、组成、分类、乳化剂选择、制备工艺等核心内容进行讲解,结合临床常用中药乳剂实例,分析教学中易混淆的知识点,如乳剂类型鉴别与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关联。
在核心研讨环节,教师们结合教学实例展开热烈交流。老师们围绕“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乳剂的稳定性原理”“怎样规范操作以避免常见制备失败”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纷纷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改进建议。针对“干胶法、湿胶法制备初乳”这一难点大家围绕“液体石蜡:水:胶=3:2:1的比例控制”“同方向快速研磨的操作技巧”等细节深入探讨,明确提出通过“动画演示+错误操作案例”强化学生对初乳形成标志(发噼啪声、呈乳白色稠厚状)的认知。同时就乳剂类型鉴别(稀释法、染色镜检)的课堂互动设计达成共识,计划采用“分组实操+结果互评”模式提升参与度。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对教学环节的细节进行反复打磨,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问题提前预设解决方案,现场教研氛围浓厚。
此次集体磨课不仅凝聚了教研室的集体智慧,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困惑,更搭建了教师间交流学习的,为后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课程组将把集体备课成果转化为课堂实效,助力学生扎实掌握乳剂制备技能,为中药制剂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